找到相关内容67篇,用时38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对2O世纪中国佛教批判风潮的双重省察

    而言,吕激及日本的“批判佛教”学者认为,如来藏、觉思想的“佛性”、“觉性自存”、“反观内证”之说,在社会实践上有“肯定现实之合理”的保守性格和调和一切的圆融特点,不利于科学与民主的吸收,阻碍“...难以贯彻,于是便产生了“不重因果”、“不信业报”、“不重实修”的野狐禅与狂禅。  佛教觉思想与“自性戒”在方向上是一致的,即都特别强调“佛性”、“觉性自存”、“不假外求”。综观 20世纪以来 的...

    唐 忠 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01559153.html
  • 九乘之巅——大圆满法

    ,须经历菩萨的十地,最快需要三大阿僧祗劫的时间才能证得佛果。菩萨乘是把众生与佛离得太远,佛就是佛,众生就是众生,高不可攀,成佛时间特别长,就好像佛性被很多东西掩埋着呢,要一层一层逐渐扒开才能显露。  (三)密乘  密乘修的是成佛的果。密乘认为我佛性,只是现在有外障,迷者众生,悟者佛。通过和上师相应,和佛相应,把佛菩萨的清净力量加持到自己心中,把障碍除掉就成佛了,所以密乘就快在这个地方,它...

    陈泉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82365443.html
  • 与性起——天台、华严二宗佛性思想比较研究

    天台、华严及禅宗的佛教学说中。   虽然天台、华严、禅宗三大宗派都主张一切众生佛性,都注重心性,但分而言之,各宗的佛性思想又各特点。例如,就天台与华严二宗说,天台主性,华严倡性起。性与性起在...   一、性善恶与一念三千   性,亦称体,理。意谓觉之性悉一切善恶诸法。就众生与佛关系说,指一切众生既佛性,又恶法。这是中土第一个统一的佛教宗派——...

    赖永海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15468675.html
  • 明心见性 见性成佛

    知道无量无边的法门,就能普度无量无边的众生,成就菩萨圣果。   众生的烦恼惑业中,第三种是“无明惑”,即众生的根本烦恼。佛性,无明也是的;无明漏尽,方能成就佛道。   这一念心由于...-----------------------明心见性 见性成佛(三) “法身”就是我们这一念心;虽然看不见,但在日用之间却能作种种的佛事;法身就是佛性,即足的这念心性,人人都有。这念心由于...

    惟觉老和尚

    |惟觉|明心见性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9/0751025691.html
  • 理性感性与觉性

    发生内在情绪的变化,导致或苦或乐的感受,纯是情感作用。觉性,指众生佛性,属于天然的理体,亦是诸法的实性,原本灵明觉照,因名觉性。   在佛果言:理性,是诸佛觉悟真理的无上智慧;感性,是诸佛饶益...。   根据以上的原理,佛说:凡有知情意的生命,皆有佛性,皆可成佛。虽然,但因众生迷而不觉,未能发挥佛性妙用,如金在惐軦混合沙石,未经锻炼,虽含金质,而无金的作用。众生佛性亦然,虽然生佛体同,圣...

    文珠法师

    |智慧|文珠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9/08415029975.html
  • 理性感性与觉性

    、感性、与觉性?理性,指众生追求事物真理的智慧,故又名理智。感性,是众生受外界事物的感染与冲击,发生内在情绪的变化,导致或苦或乐的感受,纯是情感作用。觉性,指众生佛性,属于天然的理体,亦是诸法的...沙石,未经锻炼,虽含金质,而无金的作用。众生佛性亦然,虽然生佛体同,圣凡无二,诸佛悟之不增,众生迷之不减,如心经所言:‘诸法空相,不生不灭,不垢不净,不增不减。’可惜众生一向不知,缺乏修证之功,...

    文珠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60459504.html
  • 从真禅法师的学术研究看其佛学思想的基本特色

    法华经》意总结说,习禅不能停留在化城,在直至宝所。《百丈禅风千古传》介绍了百丈禅学的几个特点,即佛性,不假外求;农禅并重,寓禅于劳;不昧因果,事理无二。   除了这些重要的禅宗研究文章,文集中还收有...基本观点是,阐明禅的修行目的在于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,惠能思想的主要成分是肯定一切众生都具有常住不变的佛性。惠能依佛性论为依据,提出了凡夫即佛、烦恼即菩提的观点。见性成佛的途径,主要是显露“...

    董群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23864119.html
  • 试探唐太宗与法相宗创立的因缘——以“五姓各别”学说为线索(下)

    法相宗而广为宏传,对于中国佛教终究是一种损失。  以法相宗创立初期、有关“五姓各别”说的著名论战来说,面对灵润所主张“众生皆有佛性”学说的凌厉攻势,神泰只能“理佛性、行佛性不定”和拣别一阐提来勉强...的大乘佛法主张众生皆有佛性,都可以成佛。瑜伽派则认为众生皆有佛性的说法应有限制,主张“五姓各别”,其中的“一阐提”更是不能成佛。这大概是为了对治历史较悠久、却顽固的反对大乘的小乘教派,也是为了适应当时...

    张惠国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94367858.html
  • 文珠法师:理性感性与觉性

    变化,导致或苦或乐的感受,纯是情感作用。觉性,指众生佛性,属于天然的理体,亦是诸法的实性,原本灵明觉照,因名觉性。 在佛果言:理性,是诸佛觉悟真理的无上智慧;感性,是诸佛饶益众生大慈大悲的精神;...知情意的生命,皆有佛性,皆可成佛。虽然,但因众生迷而不觉,未能发挥佛性妙用,如金在矿,混合沙石,未经锻炼,虽含金质,而无金的作用。众生佛性亦然,虽然生佛体同,圣凡无二,诸佛悟之不增,众生迷之不减,如...

    文珠法师

    论坛精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45876232.html
  • 心灵的自由与解脱[文珠法师]

    因名集起心。   (五)坚实心——人的佛性   此坚固而真实的清净心,是人类精神的主体,亦是众生佛性。在唯识宗名圆成实性,在天台宗名真如自性。真是真实,显非...道生死,致使佛性,失去智慧的光辉,使人类宝贵生命,失去生存的意义,贪嗔慢疑恶见等烦恼由是而生,所以愚痴,是根本烦恼的根本。   当年悉达多太子,手握智慧宝剑,破除无明黑幕,揭开宇宙奥秘,觉悟...

    文珠法师

    文珠法师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8/073603486.html